For thy sweet love rememb’s such wealth brings,
That then I scorn to change my state with kings.
For thy sweet love rememb’s such wealth brings,
That then I scorn to change my state with kings.
八月的Q城,除非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否则你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个夏天满满的恶意,那种闷热令人窒息。
除了中午去四食堂吃午饭之外,整个白天我都猫在图书馆里。本来是应该修改量化框架的,但这次我把坑挖得太大了,以至于这几天我总是望而却步。不过今天学了不少HTML的知识,也算是劳有所获吧。
因为暑假,图书馆下午4点半就早早地打烊了,我不得不收拾东西回宿舍。走出图书馆,暑气袭面而来,骄阳似火,烈日灼心,仿佛要将这个糟糕的世界熔化似的。在回南海苑的路上我遇见了Nabin,于是决定一起顺路去Ministop便利店买冷饮喝。结帐的时候我发现手机早已Power Off & Shut Down,只好Nabin请客了。不过,海盐味的甜筒味道真是棒极了。
YC一如既往地喊我去跑步,但他神经质般地表示今天要跑7.7Km,我说:“今天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但我会看着你跑玩完7.7Km”。于是在这个七夕的傍晚,YC果真跑了7.7Km。
洗澡之后,没吃晚饭,只喝了两瓶冷咖啡。整个晚上我都没离开宿舍,期间,只有妈妈打过来过一个电话。这个晚上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我终于意识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Now, it’s time to recruit my GF.
这几年来,发生了很多事,喜忧参半,人各自知。或许正如席慕容说的那样,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吧。
四月份的时候,学院举办的数学文化节中一项活动是通过编程的方法画一只小猪佩奇。当时我初学Python没多久,知道有一个turtle库可以控制笔触在画布上移动而形成图案。于是我就想着以此来‘画’一只小猪佩奇,作为初学Python编程的一次尝试。
对于一个复杂且无规律可循的图案,通过代码控制笔触是匪夷所思的。我意识到可以将每个像素点画出来,这样只需要不断画直线就可以了,但这意味着低效率。为了提高效率,我尝试了并行计算——同时画多条直线,然而我没能成功。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可能是我对Python还不够熟悉吧。
对于一个复杂且无规律可循的图案,通过代码控制笔触是匪夷所思的。我意识到可以将每个像素点画出来,这样只需要不断画直线就可以了,但这意味着低效率。为了提高效率,我尝试了并行计算——同时画多条直线,然而我没能成功。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可能是我对Python还不够熟悉吧。
import urllib.request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turtle
import os
url =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Guankuiliu/image/master/Figure2018/git/Peppa_Pig.jpg"
name = "Peppa_Pig.jpg"
conn = urllib.request.urlopen(url)
f = open(name,'wb')
f.write(conn.read())
f.close()
im = Image.open("Peppa_Pig.jpg")
im = im.resize((180, 180))
im = im.rotate(90)
os.remove("Peppa_Pig.jpg")
width = im.size[0]
height = im.size[1]
im = im.convert('RGB')
array = []
for x in range(width):
for y in range(height):
r, g, b = im.getpixel((x,y))
rgb = (r/255, g/255, b/255)
array.append(rgb)
turtle.screensize(canvwidth = width, canvheight = height, bg = 'green')
turtle.setup(width = 0.8, height = 0.8)
t = turtle.Turtle()
t.shape('turtle')
t.color('black')
t.speed(10)
t.penup()
t.goto(-500,250)
t.pensize(1)
i_1 = 0
for j in range(width):
while i_1<height*(j + 1):
t.pendown()
t.color(array[i_1])
t.pencolor(array[i_1])
t.forward(1)
i_1 += 1
i_1 += height
t.right(90)
t.goto(-500+height,250-j-1)
t.right(90)
while i_1 > height*(j + 1):
t.pendown()
t.color(array[i_1])
t.pencolor(array[i_1])
t.forward(1)
i_1 -= 1
t.left(90)
t.goto(-500,250-j-2)
t.left(90)
因为效率问题,我将以上代码运行结果用XBox录屏后又用PS进行了倍速处理,32倍速的效果如下:
多年以后,当K回想起2018年,他一定不会忘记那个深秋的下午,Z274老式列车在L城的那声长鸣。随着列车缓缓启动,一切K熟悉的乡土人情连同二十多年来的私人记忆全都随着窗外的景物开始向西飞逝。毫无疑问,那时的K是激动的,甚至还有一丝的兴奋。K犹曾记得,十个月前和好友在H城最后一次吃烧烤时Mr.Zuo的那句:你信命吗?“不信,你的选择即是你的命运”,K回答道。然而,2018年的K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那一系列选择将在他短暂而漫长的人生中产生怎样的效应,事实上那些效应还要再等上几年才开始显现。
那个下午,K带着四月份里收到的三张好友在明信片中的祝福前往千里之外的Q城。火车上的K思绪万千,他不知道此一去是否真的会像H城的姐姐祝福的那样——前程似锦,光芒万丈!或是如某位道友所言——出埃及记。K坚信在Q城某片海滩的石头下面藏着阿里阿德涅之线,他最终会找到它,并回到应许之地。
宿命论的厉害之处在于,无论结果是什么,它总可以解释为命中注定。但是,K绝对不是一个宿命主义者,这一点在最近两年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困难面前,K曾向哲学寻求慰藉,在萨特、加缪以及尼采那里,K得到了一些力量——成为英雄超人而不是懦夫。
在Q城,K想把ML与Quant结合起,这是一个颇具雄心壮志的目标。然而最近的三个月,在ML与Quant任一方面,K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R语言算是入了门,python很早就搭建好了环境,但是一直没怎么学,落下的数学知识也没补完。2017年在H城读《爱因斯坦传》时,K总是想着2018年会是他人生中一个小小的奇迹年,然而,K并没有在这一年达成对自己的期望。所有的一切不得不放在2019年里从长计议了。
2018年,让K最有感触的两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和蒂姆·奥莱利的《未来地图:技术、商业和我们的选择》。K计划在2019年读至少20本书,每本书都写读书笔记。
2019年的上半年,K会把精力主要放在ML和Python上,同时再研读几篇时髦的论文。不能总是在别人的河里游泳了,应该努力写点什么。下半年决定是去当飞行员还是哲学家。当然英语永远都不能落下。
关于生活,2019年应该会比较平淡,K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科研,生活不妨过得再朴素一些。关于感情,这些年都是这个样子,继续这个样子吧!
其实,K最近的生活就是看看数学,搞搞计算机,偶尔翻看一下维特根斯坦。昨天和好友一起过了生日,今天看完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2018年就这样结束了。
Hello, 2019! Hello, Mr.K!
I will post some articles about my lifestory and random thinking on this Website in the next few years.
The last day of Aug. 2018, my beloved Miss.W sent me a ck watch, a really nice and precious watch. I am very very very happy and I will cherish my time and try my best to make some achievements and get the glory. Right here, you will be able to witness.
Another reason why I built this website is that life is short and write for eternity.You should keep a record of life in some form, otherwise you will forget what had happened every single day. As Su Tungpo said: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I should be ungrateful to the gods if I did not try to put my life down on record.